何志平:孫中山與其革命思想

何志平專欄《允执厥中》
孫中山先生誕生距今已有一百四十五年,推翻帝制、草創共和的辛亥革命,距今也亦一百年了。孫先生一生致力於革命事業,領導中國歷史變革,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驅。

孫中山先生原名孫文,字逸仙,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一戶農家。孫先生小時候已經很喜歡打抱不平,只要看到玩伴遭到別人欺負,定必仗義執言。

革命永不言敗

孫中山先生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念《三字經》、《千字文》。由於私塾老師只叫學生背誦,而不加以講解,對這種傳授知識的方法,小小年紀的他認為很不合理,要求老師對課文意思加以講解,使老師感到非常訝異。

1879年,孫先生受長兄德彰先生接濟,隨母赴檀香山求學。1883年到香港,就讀於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今香港大學醫學院),1892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往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先生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並未理會。失望之餘,孫先生遠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1895年,孫先生回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並於同年2月12日,在中環士丹頓街十三號「乾亨行」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

孫中山先生於十六年內共發動了十一次革命,由1895年策劃並發動第一次的廣州起義,到其後1900年的惠州起義、1907年的黃崗、七女湖、安慶、鎮南關起義、1928年欽州、河口起義、1910年的新軍起義、以至1911年黃花崗起義均沒有成功,經歷了十次失敗後,直到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才能成功推翻滿清政府。

孫中山先生是難得一見的政治家。他不單實際推動民主革命,在政治思想上,也有相當深刻的研究。不論是政治、社會或經濟等各方面,都有一套相當完整的規劃。

願見天下為公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思想的重要主張。三民包括「民族」、「民權」及「民生」,而主義則是「思想」、「信仰」與「力量」。

「民族主義」意指一個民族的團結思想。孫先生認為其時中國人的團結力量只能及於宗族或家族而止,還未擴張到國族範圍。因而建議學效日本,有民族主義的精神,便能發奮為雄,由衰微的國家變成強盛的國家。

「民權主義」意指人民管理政事的力量思想。孫先生認為民權跟法國革命提出的「平等」相當一致,提倡人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打破君權,給人民充分的政權,使人人均有責任,國家便可長治久安。

「民生主義」意指以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為大前提的思想。孫先生認為民生主義類近大同主義,只要使民生安定,人民便會團結合作,國家自然會安定。

孫中山先生的理想,具有普世永恆的意義,歷久常新。他的演講、文章甚至題字,都值得後世景仰。

孫先生的著名題字,一個是「天下為公」,另一個是「博愛」。這兩個精神,貫通古今中西,也是令我們至今都要反省、都要追求的理想。天下為公,出自中國的《禮記》,也接通古希臘的共和主義,說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與民生理論,也是為了公天下,達致民有、民治、民享的目標。民眾要參與公共生活,要有公共精神、公共道德。

至於博愛,則出自墨家的兼愛與孟子的泛愛思想,也接通法國大革命宣揚的博愛主義。提倡博愛,是要令國人除了小我之外,要關懷大我,要有超越國界、超越種族、性別與階級的平等仁愛精神,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孫中山先生身處的年代,是顛沛流離的年代,但也是思想開放的年代,充滿知識活力與宏大願望的年代。國族的自主,國土的統一,固然是孫先生的革命目標,但他的願望是大同世界。他曾經講過﹕「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文:何志平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