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講「關係」的中國人

何志平專欄《允执厥中》
昨天,會見一群美國學者。閒聊中,有位教授問起了中國人的「關係」。他說,自己研究中國問題已經多年了,可至今仍費解頭痛,說不清楚究竟什麼是中國人的「關係」。

我不禁一笑,「關係」的確是中國社會一個微妙而無法繞過的有趣話題。莫說外國人一頭霧水,實際上很多中國人也未必講得明白。與強調獨立和抽象人格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國文化向來強調由社會關係定義的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自身對其他人的所作所為,都應當符合這種社會角色的期望。亦即,表現在對傳統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護持和對八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的踐行。假若一個人作為父親的兒子,卻不像一個兒子該有的樣子,則必然遭到整個社會輿論的譴責。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每個中國人都好似生活在一張無際的網路之內,其中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所以,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群體先於個體,沒有父母族群哪會生出自己。中國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就是「社會人生」。《周易》中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國的人文傳統、人文精神的終極目標,也是為了和諧社會,完善人生。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和文化不斷的最根本原因,也恰與西方形成鮮明的反差。西方文化則奠基於一個「陌生人社會」,是個體先於群體。個人對於別人沒有絕對的責任,包括父母親人。人際關係僅以法律來界定,人人只為自己。

可惜的是,近代中國百年積弱,被打怕了、窮怕了、餓怕了,一味片面追求物質表面的現代化,致使傳統文化飽受衝擊。從籌措30年的洋務運動,到一朝甲午戰爭的潰敗;從戊戌變法,到「六君子」血濺刑場;從辛亥革命草創共和,到三十幾年的軍閥混戰;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改造精神文明、全盤西化,打散了傳統的觀念與標準,但又未真正提供中國文化的新路向,並未建立一種新的社會風尚與價值觀;最後到了「文化大革命」,完全剷除了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沿襲,很多習俗悄然無蹤。年輕一代對許多倫理事務,已無從了解認同。

一直到今天,割裂的理念仍然斷代,文化制度的重建依然沒有開始。中國人在中西兩種文化的不斷衝突、調和、相互妥協和遮蓋之中生活,在紛亂的價值觀邊緣戰鬥徘徊,卻無法憑藉傳統而維持某一限度的平穩,只能各隨喜憎、或以情慾本能決定行為。整個社會風氣,在精神空虛、文化混亂與無目的之中飄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角色定位,伴著私慾、人情,放大到了極點。「我爸是李剛」等事件,層出不窮。

一切的發展令人惶恐。我以為,必須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五千年亙古不變的核心價值觀,賦予「五倫」人文關係以新的生命、新的演繹,把人與天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靈與肉)的關係的和諧,作為至高無上的追求。現在是時候復興中華文化,更是時候實現國人精神文明了。

我相信,中國文化要走向新生,也必定要在各種千絲萬縷、縱橫交錯的關係中走出來,從而更新理順、附以新的意義和生命,把「關係」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從心開始,把小我變成大我。正是: 中華文化,千秋萬載;炎黃子孫,四海一心!

文:何志平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