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以訛為正

容若專欄《錯字與別字》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以訛為正,大都是以前有權勢或有名望的人誤用濫用變成「規範」的例子,僅以成語用字而言,起碼還有下列兩例。

這部詞典收了「反唇相譏」一詞,其解釋是:「原作『反唇相稽』,後訛變為『反唇相譏』。」明知是「訛變」,竟收為正詞,可謂莫名其妙。這是以訛為正的一例。

順便打岔一句:「反唇相稽」之訛為「反唇相譏」,我讀書的上世紀四十年代已經開始了;由於不少字典都能分辨正訛,我輩一直捨訛取正,直到今天。

說句可能北方人聽不慣的話:稽譏在粵音是不同的,粵人極少犯此字訛;但北方話稽譏同音,若不知語義,易犯同音之誤。這點不必隱諱。如果懂得語義,北方人也會捨訛取正。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二個以訛為正的用語。是收了「四季如春」。這成語在我讀書的年代,一律寫作「四季皆春」,例如在中學地理課本講雲南昆明天氣,即以此語形容。

把「四季皆春」改為「四季如春」有何不好?須知「四季」已包括「春」在內,你可以說「冬季如春」、「秋季如春」,乃至「夏季如春」,絕不可以說「春季如春」,是不是?你寫成「四季如春」不是有語病嗎?假如我對你說:「容若似容若」,你可能懷疑我……

總之,「四季如春」的說法有語病。把「四季皆春」改為「四季如春」,一般認為,是只讀白話文,不讀文言文(乃至以為「皆」是文言用字)所造成。殊不知,去掉這個文言文用字,換上你以為白話文多用的字更好更妙,就換出語病來!

把「走馬看花」改成「走馬觀花」,把「反唇相稽」改成「反唇相譏」,把「四季皆春」改成「四季如春」,都是中文半桶水之傑作。至於不作思考而用之者,則是等而下之了,請恕直言!

文:容若
資深報人、香港文字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