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大作家寫別字

容若專欄《錯字與別字》

偉大的作家也會寫別字,沒有偉字頭的大作家寫別字的豈非更多?答案正是如此。這些大作家常見的別字,多同成語有關。這些大作家包括郭沫若、茅盾和巴金。

郭沫若用「按部就班」時,像偉大的作家魯迅那樣寫成「按步就班」。魯迅此誤,見於《書信集致陶亢德》。郭沫若此誤見於《洪波曲》。

茅盾用「渾水摸魚」時,寫成「混水摸魚」見於他的小說《蝕》三部曲之第二部《動搖》。

巴金用「無動於中」時寫成「無動於衷」,見於《控訴給日本朋友》。

這三位大作家用成語,都犯了同音之誤,可能都是無心之失。

大作家寫別字,也有故意的:郭沫若把成語「揠苗助長」寫成「拔苗助長」,據說是要淘汰生僻字,認為「揠」字生僻要淘汰,代之以常用的「拔」字,可惜把原意改歪了。揠,輕輕拉起;拔,連根拔起。如此淘汰生僻字,簡直要把漢字攪亂了。

除了四字成語,郭沫若也把髀肉寫成脾肉,見於《革命春秋到浦東去來》;茅盾也把殺手鐧寫成撒手鐧,見於《尚未成功》。

可能也是大作家的偶像效應,凡用簡化字排印的辭典,都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上述別字當正字。新編《辭海》說,「拼湊」可以寫成「拚湊」(上次說過),把「拔苗助長」說成即「揠苗助長」。《現代漢語詞典》更以「撒手鐧」取代「殺手鐧」。多年前發表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也把「無動於衷」取代「無動於中」,那是以別字取代正字最受非議之一例。

讀者看到這裏,有何感想?起碼會想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吧!

文:容若
文字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