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中國建築一百年》觀後雜感


《中國建築100 年》劇照,楊永德(右)和高若珊(左)
分別飾演潘石屹和張欣夫婦(資料圖片)

由「進念二十面體」總監胡恩威策劃的「建築藝術節」,今年已是第二度舉行,節目也更豐富。適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所以更加強了歷史的因素,製作《中國建築100年》的「歷史劇場」演出。對我而言,此劇最吸引人之處顯然是劇中的主人翁——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我觀後感慨萬千,因為我曾是他們的好友費慰梅(Wilma Canon Fairbank)女士的入室弟子兼好友,在她晚年曾多次到她家中聆聽她訴說這對傅奇夫婦的故事,費女士曾著有《Liang and Lin》一書,內中引用大量林徽因寫給她的書信,二人通信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眾所周知,費慰梅是費正清(John K. Fairbank)教授之妻,二人年輕新婚時就到了中國,和梁林夫婦結為好友,這段中美關係,現在看來是佳話,當年卻是受到批判的,梁林二人到底受到多少批判?內中辛酸又何等?我不得而知,這一段緣份,在這齣一百分鐘歷史劇中當然也被忽略了。

兩位演員飾演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
(資料圖片)
原因無他,我想胡恩威的目的不在為梁林作傳,而是借古諷今,在劇中帶進另一對當代夫婦——北京「SOHO中國」的發展商潘石屹和張欣夫婦作為對比。這一對早已是億萬富翁,高踞中國地產營利的第一名,在北京和上海購買黃金地段,創意商機,請來大批建築師為之設計新屋和新社區。而梁和林呢?一生致力教育和文物保育,在學術上貢獻卓著——梁思成的中國古代建築研究至今已被學界譽為經典,但他們為了保護北京舊城牆所作的努力卻完全失敗。劇中,梁思成流着淚說:每拆下一塊磚就好像剝了他一層皮,我觀看時也熱淚盈眶。梁思成曾建議新政府中央的辦公地方建在舊城門外,但被毛澤東否決——勝利者當然要進駐紫禁城,這種帝王思想,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形態也恰成對比。

把這兩對夫婦放在同一劇中,可謂創意十足,而且反諷的意味更是呼之欲出。妙的是劇作者把潘張這對夫婦的成功故事放在前面;梁林夫婦失敗的故事在後,而在中間插入一百年歷史大事的年表,一律倒敘,從今到昔,這又是一種激人反省的手法,建築變成了一個沉默的見證者。然而它令觀眾反省的究竟是什麼?

劇終後,見到不少學生在填寫問卷,我沒有填,心中倒有點好奇,如果問卷中有一題是:如果你可以選擇做這兩對夫婦的跟班隨從的話,你要跟誰?最簡單的回答可能是:「先作梁和林的學生,然後投身到張欣的事務所,賺大錢,兩全其美!」當然也會有人回答說:梁和林雖然值得讚揚,但他們那個理想時代早已一去不返了,不如跟隨「SOHO中國」作創意工作,甚至將來作其在香港的代理人。

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價值權衡標準是什麼?

劇中張欣引用了一句銘言:「Small is beautiful」,說來好聽,而且「SOHO」本來指的就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但張欣承認:這個新建的北京社區並沒有達到這個目的,而是和原意相反: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小公司來此辦公,有的把辦公室兼作住屋;換言之,居住成了次要的考慮。也許這家發展商的基本考慮本來就不在居住,而在寫字樓;如果真的蓋居屋,必是豪宅,只有富人和「小資產階級」才買得起!創意在於商機,劇中張欣說:「只有商業化才能接近民眾」,這是一個典型的全球資本主義的「在地化」說法,和早年社會主義的理想大相逕庭。也許,這又是兩位編劇者——胡恩威和魏紹恩故意設計的反諷語句,只怕一般香港人(包括高官)當作真理。

如果再進一步,從當今香港的房地產現狀來看,「SOHO中國」的例子未嘗不可以借鑒。為什麼在香港不能如法炮製同樣的社區?既可以辦公又可以居住,而且內中各種商店和消費場所林立,街道又小,適宜行人,甚至可以提高生活質素和品位。問卷中如果有一個問題是:「為何香港的地產商沒有這種創意?」答案很簡單:地在香港政府手裏,而且地價昂貴,所以「石屎森林」實基於經濟考慮,沒有其他辦法。如果只有這一個答案,豈不讓所有的香港人心灰意冷,只有拚命搵錢購屋一途?我猜在此次舉辦的幾場討論會和胡恩威自己的演講中必會討論這個問題,何況還有「牛棚藝術村及鄰近社區居住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展覽,主題就是「城市的居住與生活」,主辦方可謂用心良苦,值得稱讚和支持。

全劇最感人的演出,是來自台灣的演員高若珊飾演的林徽因。在上半場她已經把張欣這個成功的女人演得維妙維肖(但仍然溫柔),甚至連普通話也有大陸腔而全無台灣口音(這本身是否又稱成一種反諷?)一人飾兩角,由張欣變成林徽因,高若珊表現的是一種文靜而婉約的氣質,難得有一個年輕演員對角色揣摩得如此細緻。相形之下,香港演員楊永德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他在上半場飾演商人潘石屹,幾乎全然被動,無戲可演,所有重要名詞都被張欣搶光了,真人是否如此?我不得而知。說來慚愧,這對夫婦開創的北京社區,我竟然只聞其名而尚未參觀過。

回答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夫婦一生似乎從來沒有為自己設計過房子,如我臆測代答,當然是新式四合院,但保留古風。這行得通嗎?現在北京的四合院還剩多少?誰願意把全區購下作「持續發展」之用?我認識的中國建築師朋友中不乏有才有智之士,可為之設計,但政府允許嗎?

然而更大的諷刺還在市民,據我個人印象式的估計,如果讓北京人在新式四合院或高樓大廈二者之中選其一,恐怕不見得有多少人願意住進四合院吧,難怪張欣的公司發達了!

這是全球化「現代性」所帶來的最大諷刺。

文:李歐梵
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