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大士爺」和檳城華文教育

馬來西亞的中元節大士爺,香火鼎盛,
是當地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作者提供)
檳城的農曆七月鑼鼓喧天,旗正飄飄,旗上書寫「慶贊中元」或「盂蘭勝會」,街頭巷尾似連續劇上演一般熱鬧,紛紛在演酬神戲。今日在頭條路,兩天後在二條路,三條路的街戲隨着來,四條路、五條路、六條路、七條路,還有其他路名的路,大家比賽一樣這裏那裏接踵搭戲台,紮「大士爺」相。路上擺着慢行的牌子,本來兩條車行道的路,變成單行道,結果兩對面來的車,彼此自動自發,上演兩隻羊過橋的戲碼,看誰比較具有禮讓的精神,中元節的鬼王「大士爺」可以作證。

中元普渡起於北魏

整個七月坐鎮在不同街道的不同「大士爺」,同是金鋼鬼王的造型。青面獠牙,猙獰凶惡,額頭寫個佛字,佛字上邊還有小尊的觀音相,口出火焰像根長長的舌頭一樣誇張地伸到胸前,胸口一朵大紅花,又稱「面燃大士」或「普渡公」。佛教認為,輪迴餓鬼道的眾生,是因為貪念所致,故此肚大喉細,吃東西的時候口吐火焰,食不下咽。據說「面燃大士」源自佛教的《法華經》,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而化身千百億個不同的面目顯現,「應以鬼王身得度者即現鬼王身而為說法」,為教化餓鬼界眾生的需要,同時又警惕人們不宜動貪愛欲念,以免墜入餓鬼心識。

中元節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節日,源自農曆七月十五日地官生日,掌管地獄的地官大帝慈悲心起,下旨大赦,釋放眾鬼。自農曆七月初一始,孤魂野鬼可重返陽間接受一個月的祭祀,信徒為協助地官,經由道士作法舉行祭典,超度亡魂餓鬼,使他們早日解脫,避免在人間作祟,所以七月十五日又叫「普渡日」。

佛教則傳說佛陀弟子大目毽蓮尊者為解救亡母墜入餓鬼道,在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內有五果百味供養十方,使其母解脫地獄之苦,並可升西方極樂世界,故稱此日為「盂蘭盆會」。佛教的七月十五,亦是眾僧閉關悟道的圓滿之期,佛教將此日訂為「佛歡喜日」,若在這一天布施十方大德,可增福積德。

自魏晋以來,佛道融合,將神佛混為一體已成民間普遍信仰,巧合的是佛與道的慶典皆落在七月十五日,後來界綫逐漸模糊,最終形成今日中元普渡的習俗。

當年南來檳城的中國人,以福建廣東為主,中元節慶典亦源自閩、粵原有的習俗。先輩們南來,在開荒拓地時,既經歷了別人的死亡,也常在死亡邊沿彷徨,為了替別人安魂歸位,同時安自己的心,還有撫慰離家背井的憂傷的作用,於是把祖先的信仰和禮俗整個地搬到南洋,形成在地信仰習俗。這份具有傳統色彩的宗教文化現象在檳城一代接一代流傳,據說已有二百年的歷史。

燈光閃爍的台下,多是阿嬤阿公級觀眾,燈火輝煌的台上,《包公鍘陳世美》、《陳三五娘》、《薛丁山》、《穆桂英》等名劇數十年來如一日,不斷地一再重演,面對着戲台的大士爺似乎永遠不會厭倦。中元節裏不可或缺的街戲,有潮劇、粵劇、閩劇等,最常見來自台灣或泉州的閩劇,粵劇則來自香港或廣州,潮劇多自泰國或汕頭請來。皆在不同的街道上演,視街區聚居者為來自中國哪個省份的人居多。

聞名而來的遊客帶好奇的眼光觀看酬神祭拜、街戲上演,喧鬧的人聲歌聲中,掛在搭起的戲棚上邊還有一橫掛長形的布條,無聲地向民眾發出「2011年中元慶典,為亞依淡共和小學與檳中元聯合會教育及發展基金籌款」的信息。

無論哪個街區,凡加入檳中元聯合會的組織的一共225個屬會,自1973年開始,每一年的中元慶典,都努力在為檳城華校籌款。1979年註冊成功,作為合法的華團組織,中元聯合會更加積極地扮演在多元種族國家裏,突出信仰文化的傳統精神,體現中華文化價值觀之外並發揚團結和健康的形象的角色。

今年8月13日,中國社科院榮譽部委員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劉魁立副主任和中國民俗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濤受邀到檳城考察,研究檳中元節活動是否適宜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檳城中元節的文化發展的特殊模式,劉副主任指出:「在全球文化日漸趨向統一、標準化發展的當今社會,擁有保留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世界和人類價值。中元節也是一個讓民族群體標識自身和『他者』的符號。」他表示「若每個社群都以這樣的形式保存和傳揚自身的文化,那麽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就得以體現,因此,檳城中元節的發展有其重要的人類意義。」

中元是馬華社區文化符號

中元普度不單是一個宗教節慶,把中元慶典和華文教育結合,這在馬來西亞華社是非常自然的事。住在巴生縣的華人時常說,這裏的華人要給兩個所得稅,一個是政府,一個是華文獨中。自豪的口氣令人感覺維護華文教育是馬國華人的理所當然行動,已變成優良的文化傳統、生活的一部分,無怨無悔一代延續一代承傳下來。

1973年至今,檳城每年中元慶典不曾中斷為華文教育籌款,方錫希主席說許多華校,包括小學、中學及獨中的校舍就是這樣建設起來。他也不諱言,中元慶典大多為小販、街區、組屋等中下層人士在承辦,但是,近幾年來,每一年籌獲的款項,超過一百萬馬幣。

前幾天的英文報紙以「農曆七月喬治市成鬼市」為標題。農曆七月檳城民間俗稱「鬼節」,洋人其實也有鬼節,就叫「萬聖節」,每年10月31日晚上至11月1日,是讚美秋天的節日。洋人沒有檳城華人將節慶賦於濃重的華文情意結,所以輕鬆過節。

「大士爺」本是傳統色彩的文化符號,在祭祀孤魂野鬼的季節,為了鎮壓群鬼而坐在戲台前受眾信徒膜拜,檳城華人卻把文化的符號加入協助華文教育的精神,擴大了濟度眾生的美德,也讓書寫華文文字的旗幟得以永恆地飄揚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

文:朵拉
馬來西亞作家、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