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文化沙漠」與「沙漠文化」

何志平專欄《允执厥中》
近來在內地參加了一些文化論壇,當中很多人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這或許言過其實,但讓我想起了「沙漠文化」。

文化涵義廣泛,包羅萬象。既泛指人類在科學、藝術、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就,又與時代歷史的過程及政治經濟的影響密不可分。因而是在不斷變化中被構建出來的,在不同的世紀年代、不同的國家地域、不同的社會團體,顯現不同。文化的核心,完全落到了價值觀與傳承兩方面。

一般將「文化」與「沙漠」相提並論者,也多為文人墨客。關注的話題,無非著重於文學藝術創作與文化遺產。自然,文化絕不僅限於此。香港文化遺產寥寥無幾,本土文化也稱不上繁榮璀璨。有識之士,一直都在努力。過往,知識界的唐君毅、錢穆、徐復觀,挽文化狂瀾於既倒;金庸、梁羽生、倪匡、亦舒、李碧華等作品,都曾影響全球華人;李翰祥、李小龍等的電影,更是中國電影文化的奇葩;今天,香港每年仍有1,000多場文化活動。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流於表面形式,難令真正的價值觀落地,無法吸收傳承。

香港有「文化」,既是東西薈萃、文化多元,也是淺層雜交,沒有核心凝聚,精英、精粹猶如過眼雲煙,飄來卻留不住;香港是「沙漠」,文化苗多種子稠,今天你澆水他培土,明日她來大曝曬,勢力盤結,人人各自為政,散沙一盤。大風一吹,各散東西,何來孕育;香港文化縱有種子,無奈終究埋沒在結構鬆散的沙壤裏,長不成根,也發不出芽。

所以,香港的文化一直是過客帶來的短暫天堂,卻不曾是綠洲上栽出的長青樹。香港人不喜歡談論過於抽象的東西,純邏輯、形而上的、玄虛的話題,勾不起他們的興致。他們關心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的現實生活。沒有國家,沒有民族,分辨不出什麼是美學的歷史主義、或者理智主義,什麼是「理性批判的自由主義」,亦或「愛國不需理由的民族主義」……

「沙漠文化」,卻是人類偉大的奇跡。我曾經認真歸類了「沙漠文化之五觀念」:一為「時間觀」,每天同一地方,日出日落,一生守望太陽過日子;二為「距離觀」,「沙漠」浩瀚如江,一望無際,沒有了尺、丈的換算,只有眼睛觸及的地方,才算是大小的衡量;三為「大自然觀」,面對風雨雷電、季節的變化,身體直接感應冷暖饑寒,對大自然永遠懷抱一顆敬畏之心;四為「價值觀」,真正的沙漠中,視金銀珠寶、物質金錢為糞土,最珍貴的莫過於水和食物;五為「人生觀」,人生天地,茫茫宇宙,人如微弱浮塵。生死不過如此,活一天,算一天,只爭朝夕。其中蘊涵的,反倒是人類最原始、最單純、最人性的價值觀。人生,大自然,可謂「天人合一」。甚至於,世界觀與時間觀,也吻合一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算下來,我們何嘗不是兜兜轉轉,又繞圈繞回「沙漠文化」呢?

香港要告別文化沙漠,迎來「沙漠文化」。不過,香港是海港,沒有沙粒,只有海洋。其實,真正的「海洋文化」與「沙漠文化」,卻是異曲同工。相信中華文化,也該由平原的農民文化,回到「沙漠」,「出海過洋」。

文:何志平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