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藍藍的海,藍藍的夢

何志平專欄《允执厥中》
我喜歡海,沉迷、執著而不可自拔。

我更喜歡與人談海。可提起海,許多人印象中徑直跳出,藍天碧浪,陽光沙灘,遊艇白帆,美味海鮮,身穿各色泳衣的男女老幼,休閒愜意,慵懶浪漫。忍不住一聲長嘆,舊日中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衰落在海裏;今天這種被肆意文學化、詩意化的時髦符號與海洋觀念,又直接誤導了多少人對海洋文化的認知。

人緣於海,來自海。海洋文化,繫於海洋而生的文化,人與海洋的互動關係及產物。也即人們對海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固有海洋而創造的精神、行為、社會與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既囊括航海的工具,又與民族的航海實踐、生活習俗和思維方式密不可分。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里,海底資源是陸地的百倍;中國自古「負陸面海」,版圖含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面積和所轄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四大海域,以及沿海各島嶼、礁石在內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海岸線總長3.2萬多千米,可謂天然的海陸大國。但中國主流從來都不是海文化,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予海洋得益不多。中國從未背棄過海洋,鄭和七次遠航,卻從未用心親近、關注過海洋,近代真正的災難也恰來自海洋文明。

放眼世界,西方強國的興起,無一不是通過海洋。縱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沿海地區潮奔浪湧,跑得最快。溫州人、廣東人、福建人,遍跡世界,沖刷全球,捲起千堆雪。當中,儘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靠海為生的民族與群體,海洋賦予了他們獨特的性格與精神理念。

我稱之「鯊性」,姑且歸類為海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一是開放流動性,海洋浩瀚壯觀、無邊無際、無國無界,海天一體。魚在哪人在哪,人如海鯊,見血跟蹤。沒有局限束縛、崇尚自由,不斷吸取外來物質,又不斷向外拓展,有力促進了文化和思想的開放;二是冒險進取性,海洋變幻多端、奧秘無窮,充滿着神秘與希望。人一入海,即意味着挑戰,生命聽之海、任之風浪、重在淡水,崇拜力量。敢為天下先的征服欲望,培養和激發了人的創新和進取精神;三是多元包容性,沿海一帶,人口少,全靠捕撈餬口度日。海上孤獨,結伴聚集,互相關照,容忍他人共存競爭。為了取得優勢,就必須設法發展,以發展求生存。無形中促發了多樣,多樣性推進了競爭,而競爭又保持了個性與獨創性。因而,海洋讓這群追「海」、不怕「海」的人,走得更遠,率先擁抱着更廣闊的天地。不管你在東方,還是西方。

梁啟超說﹕「海也者,能發人進取之雄心者也。彼航海者,其所求固自利也,然求之之始,卻不可不先置利害於度外,以性命財產為孤注,冒萬險於一擲也。故久於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來瀕海之民,所以比於陸居者,活氣較勝,進取較銳。雖同一種族而能忽成獨立之國民也」。我不知道,在這個地球再也沒有了無阻力擴張的基本空間後,當中國最後一撮黃土被刨幹後,中國人會不會集體反思曾經因漠視海而丟掉的財富與遭受的苦難,尋回那文化中缺失的「海基因」?

一切皆如戴旭先生所呼喊,「開天闢海,再造一個藍中國」!

藍藍的海,藍藍的夢。

文:何志平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