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重讀孫中山

何志平專欄《允执厥中》

12日,驕陽酷暑,與來自海峽兩岸四地的150多名大學青年,藉「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機,走進武漢,覓訪遺址,重讀孫中山,體味其對革命理想的執著。

一眾人,排列在「武昌起義」紀念館中山先生雕像前祭拜,緬懷追思。中山先生作為舉世公認的「偉大革命先行者」與「國父」,在香港、台灣、大陸乃至國外,擁有眾多形態不一、用材不同的塑像。但大部分展示的皆是壯年的孫中山,鬚髯鬍子,深邃目光,身著帥氣西裝,亦或筆挺中山裝。恐眾人心中,這種盎然意氣形象才是令人仰止的領袖豪傑風采。

雕塑家筆下,中山先生長袍馬褂,雙手自然下垂,脫帽執之右,巍然遠眺,可面容異常肅穆沉重,凝目中亦飽含憂慮。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黨成功打響起義第一槍,順利推翻滿清政府。應該說,「武昌起義」是中華民國開創歷史性的一頁,此時,此刻,中山先生理應暢懷一笑、彈冠慶祝,為何仍憂心忡忡、悶悶不樂?

縱觀中山先生一生,終身致力於維護國家共和民主之制度,反對軍閥獨裁,為民生艱難而嘆息,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輾轉天下,奔走四方。在16年內,共發動了11次革命。由1895年策劃並發動第一次的廣州起義,到1900年的惠州起義,1907年的黃崗、七女湖、安慶、鎮南關起義,1908年欽州、河口起義,1910年的新軍起義,以至1911年黃花崗起義,先後10次,全部均以失敗告終,直至「武昌起義」。雖然後來,他亦撰文讚曰「武漢首義,天人合同,四方向風,海隅景同,遂定長江,淹有河淮」(《謁明太祖陵文》),但又形容「諸烈士血戰捐軀,其死義最烈」。革命勝利,中山先生鬱悶情懷,想來必是心繫中華未來的發展治理。他,調查戰績,憑弔忠魂;他,傷痛瓦礫,督促建築;他,哀念流離,撫恤瘡痍;他,願見天下為公!

中山先生身處的年代,是顛沛流離的年代,但也是思想開放、充滿知識活力與宏大願望的年代。國族的自主、國土的統一,固然是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標,但他的願望是博愛、大同世界。今天,和平穩定,物欲充盈,又有幾人「為理想而執著,因理想而無所畏懼」?如先生般,有刑場上的毫無懼意?威逼利誘時的雲淡風輕?腥風血雨下的不改其志?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邁?

《禮記》名言,「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君子有大道,忠信得之,驕泰失之」。百年辛亥,百年復興,一百年了,我們向民有、民治、民享的目標發展了幾步?民眾要參與公共生活、要有公共精神、公共道德的理想,又走了多遠?

仰望雕像,不知何時飛來一隻鳥兒,落在頂上。難道是中山先生聽到我們的殷殷呼喚,飛來一見?耳邊恍惚響起,「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用更為光明的前景」……

讓我們重讀孫中山吧!

文:何志平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