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明:法國將出版金庸作品全譯本——從法譯文《鹿鼎記》說起

金庸作品法文譯者王健育兄已全譯了《鹿鼎記》,這是第一套西方出版的完整譯本。王兄還有更宏大的計劃,成立「法國金庸作品工作室」,把金庸其餘的作品全部譯成法文版。我與金庸作品法文版有一段因緣。……
——潘耀明

金庸(中)與法文譯者王健育(右)、潘耀明攝於港島香格里拉酒店龍蝦吧
(2011 年6 月14 日,王健育提供)
去月上旬,金庸作品法文譯者王健育兄函電交馳,告訴我他已把金庸的《鹿鼎記》全部譯成法文。他還有一個更宏大的翻譯計劃,擬當面徵詢金庸先生的意見,讓我代約一敘。

我告訴他,金庸近年深居簡出,幾乎謝絕一切酬酢,是否可以與他見面,我也說不準。王兄火燎火急地表示,此事關係重大,不管怎樣也得來香港一趟。我只好把他的伊妹兒轉奉查大俠。在他來香港前夕,我親自給查太打了電話,出乎意料,查太很快回覆,表示查先生可與王兄晤面。

金庸作品的法文譯者
為國民黨外交官公子

▲法文版《射鵰英雄傳》封面
(潘耀明提供)
當我把這一消息告訴王兄,他為之喜出望外。

王健育是金庸首部法文版《射鵰英雄傳》的譯者。他的父親曾是台灣國民黨的外交官,他自幼隨父親東闖西跑,諳多國文字,去國四十多年,後來長住巴黎,曾是電影製作人,現在是謝閣蘭基金會主席顧問。謝閣蘭(Victor Segalen, 1878-1919) 是法國二十世紀詩人, 代表作《中國書簡》Letter de Chine, Plon, 1967。

說起金庸作品的法文版,與我也有一段因緣。

出版金庸法文版的巴黎友豐書店老闆潘立輝,與我稔熟,大約在十多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規範的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他是金邊華僑,因柬埔寨曾長期被法國統治,柬人懂法文很多,但柬埔寨的金庸作品譯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語法。約七、八年前潘兄特地跑來香港,要我介紹他認識金庸,並且親自向金庸表達把其作品譯成法文的決心,獲得金庸熱情接待並表示支持。由於法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認識不多,潘兄不敢貿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國文教部首先申請了一筆出版基金,然後請法國翻譯家翻譯,其間頗多波折。

潘兄在十年前找到一位法國人,翻譯沒多久,便因原文的不少描述文字及關目難以用法文表達而告輟筆。第二位譯者是一位越裔的法國人,因金庸小說當初在香港報章連載時,越南報紙也連載,他憑越文的譯文,再參考中文,也譯了不少章節,但終因花樣層出的武功招式,他無法得其要領,使這位譯者也知難而退。直到遇到王健育,才實現了夙願。

法譯《射鵰英雄傳》
獲法國總統嘉獎狀

王健育二十多歲已經開始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是金庸的忠實讀者。在翻譯金庸作品的時候,他是一章一章地翻譯,然後打成文稿,請法國朋友閱讀,聽取他們的意見,如他們覺得難理解或累贅的,也有所刪節。他前後只刪了大約有十分之一,是西方譯本中保全原著最多的金庸作品。

潘兄大抵花了五年時間, 終於在2004 年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鵰英雄傳》。書出版後,很快獲得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法國文教部頒給嘉獎狀,據說希拉克及法國政府的官員在閱讀後,無不稱許。

法文版《射鵰英雄傳》出版後獲得好評,出版者與譯者受到莫大鼓舞。潘立輝與王健育再接再厲,表示要出版《鹿鼎記》的法文全譯本。2008 年9 月,趁浙江海寧金庸的家鄉舉行「金庸作品國際研討會」,潘立輝兄特地從巴黎跑到海寧,要我代約晤其時參加會議的金庸,並向金庸提出出版金庸《鹿鼎記》法文版的建議,金庸欣然頷首,並親自寫了授權書。

全譯《鹿鼎記》的法文版工作,更艱巨更繁複。王健育足足花了四年時間才竣工。這次王兄來港除了向金庸匯報《鹿鼎記》的翻譯過程及徵詢法譯文的書名,還表示他正在重新修訂之前的法譯文《射鵰英雄傳》,並把刪除的百分之十增訂上去,以全譯文重新呈現於法國讀者眼前。


《鹿鼎記》的法文全譯本
破西譯金庸作品的先例

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外國譯本,亞洲的日、韓等國都已全譯出版了。其實在此之前,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東南亞國家的坊間廣為流傳,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文。武俠小說與東方文化較接近,所以在東南亞特別受歡迎,西方讀者可能有一個接受過程,金庸作品的歐美譯文也只是後來的事。早年東南亞如柬埔寨、泰國、越南已各自有譯文。

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最初應是1993 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及1994 年為配合金庸先生赴澳洲參加作家節的《鹿鼎記》(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 由Prof. John Minford 翻譯兩個章節)。過去金庸作品由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閔福德(John Maniford)翻譯的《鹿鼎記》,也是縮譯本。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思(David Hawkee)一起翻譯過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紅樓夢》的英譯,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閔福德除了與霍克思合譯《鹿鼎記》部分章節,還在他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期間,組織翻譯《鹿鼎記》,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於1997 年陸續出版。英譯本的《鹿鼎記》只有三卷本,原著共五卷,也只是原著的五分之三,已於2000 年全部出齊。

成立「法國金庸作品工作室」
全譯金庸十五部作品的法文版

2004 年,《書劍恩仇錄》英文版縮譯本在香港面世。《書劍恩仇錄》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 為英文雜誌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夫婦加以修訂。要把金庸小說通過迻譯,適應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談何容易。單是要過翻譯這一關,已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眼下金庸作品的法譯版,以後來居上的姿態,以全譯本的面貌出現,更是戛戛乎其難的事。這除了蘊含出版者和譯者決心以外,還與金庸小說的風格與法國名作家大仲馬的俠客小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關係。2005 年1 月在香港法文書店Parenthèse 舉辦金庸法文版《射鵰英雄傳》簽名會上,法國駐港領事孟嗣德曾指出,金庸先生是東方的大仲馬。

王健育這次會晤金庸,還表示他擬在法國組織一個「法國金庸作品工作室」,有決心把金庸的所有作品譯成法文版出版。果如是,十五部法文版金庸作品將於未來的日子在法國陸續面世,則是金庸作品全譯本第一次展現在西方讀者眼前。

文:潘耀明
另有筆名彥火,《明報月刊》總編輯。